吸烟是引起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发病原因。长期吸烟,是引起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发病原因。烟草中的化学成分有4000多种,对心血管系统有多种病理生理作用,这些作用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临床观察,绝大多数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后又长期严重的吸烟史。有的病人患病后戒烟,病情好转后再度吸烟,可使病情再度复发或加重。
吸烟对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的机制有以下几点:
1、吸烟可导致血管内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被认为是血管内膜内皮细胞急性损伤的可能原因。而内皮损伤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早期改变。据文献报道,小剂量尼古丁也能引起兔子的血管内皮脱落;母亲吸烟能引起胎儿脐血管内皮损伤并导致其渗透性增加;尼古丁还有加快心率、升高血压、增加血小板聚集和降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作用等。这些作用均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2、吸烟可导致平滑肌细胞增生。烟草和一氧化碳能通过血小板同损伤的血管内皮粘附,释放血小板诱导的生长因子,促进平滑肌细胞增生。有研究报道,吸2支烟能使血小板的粘附力增加100倍以上,从而使引起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局部刺激物释放。
3、吸烟能促使肾上腺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吸烟和局部内皮作用有关的长期血管收缩,能促进动脉斑块的发生和发展。尼古丁被认为是引起上述生理改变的主要刺激物。尼古丁能促使肾上腺和其他嗜铬组织释放肾上腺素丘脑下部及突触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并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痉挛,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及血压升高。从而加重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立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4、吸烟能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小板激活不仅在血栓形成中起作用,而且也有助于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发生。吸烟能促使血小板聚集急剧增强,能抑制内皮细胞产生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前列腺环素,从而有助于血栓发生。吸烟后血小板还能释放使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刺激物,这些刺激物能促进肌细胞向血管内膜移行。
5、吸烟能引起脂蛋白分布和促进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的其他代谢因子发生的改变。尼古丁能刺激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并引起血浆游离脂肪酸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增高。吸烟还能明显降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水平和HD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动脉内膜的泡沫细胞形成和脂质浸润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重要阶段,并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较高及HDL水平下降直接有关。